昨夜,CBA季后赛首轮G3的战火燃至青岛国信体育中心,坐拥主场之利的青岛队,在大部分时间里凭借滚烫的外线手感占据主动,却未能将优势转化为胜势,随着比赛进入最后五分钟,场上风云突变,客场作战的浙江广厦队展现出更强的韧性与关键时刻的掌控力,最终以112比108逆转取胜,在系列赛中拿到至关重要的赛点,赛后,资深篮球媒体人孔德昕在点评中一针见血地指出:“青岛队浪费了投射手感大优的关键战役,而广厦则在客场真正做到了‘逃出生天’。”
天降三分雨,青岛半场建立优势

比赛伊始,青岛队便展现了志在必得的决心,他们的进攻策略明确且高效——利用快速的传导球寻找外线空档,首节比赛,青岛队的外线火力全开,王睿泽、段昂君等投手接连命中三分球,单节便轰下6记三分,打了广厦一个措手不及,整个上半场,青岛队的三分球命中率一度逼近惊人的50%,仿佛篮筐在他们眼中如同大海般宽阔。
这种“三分雨”不仅体现在数据上,更在气势上完全压制了对手,每当广厦试图迫近比分,青岛队总有人能站出来用一记冷血三分予以回应,内线核心杨瀚森虽然遭遇广厦的严密包夹,得分受限,但他出色的策应能力为外线队友创造了大量机会,半场结束时,青岛队带着9分的领先优势进入更衣室,主场球迷欢声雷动,胜利的天平似乎已向主队倾斜。
风暴眼中的平静,广厦的坚韧防守与核心发力
面对青岛队如潮的攻势,广厦队主帅王博在场边面色凝重,但并未慌乱,中场休息的调整成为了比赛的转折点,下半场开始,广厦明显加强了对青岛外线投手的贴身防守,扩大了防守区域,不惜体力地进行轮转补位,虽然青岛队依然能零星命中高难度三分,但那种“空位如训练”的轻松感已不复存在。
在进攻端,广厦的取胜之钥在于他们的内外双核,孙铭徽如同球队的节拍器,在对手试图起势时,他总能利用个人能力突破得分或造成杀伤,稳定军心,而胡金秋则在内线展现了绝对的统治力,无论是面对杨瀚森的单防,还是遭遇协防,他都能用稳定的中投和敏锐的篮板嗅觉持续取分,第三节,广厦在双核带领下,一点点蚕食着分差,将比赛悬念保留到了最后一节。
决胜时刻的“冰火两重天”

真正的决战在末节最后五分钟上演,青岛队此前火热的手感仿佛被突然“冰封”,连续几次关键的空位三分出手都弹框而出,之前予取予求的进攻变得滞涩,反观广厦队,在巨大的压力下显得更加冷静,孙铭徽在一次攻防转换中命中高难度后仰跳投,朱俊龙也在底角命中了一记价值连城的空位三分,广厦队打出了一波决定性的10比0的小高潮,首次将比分反超。
最后两分钟,青岛队并非没有机会,但一次致命的传球失误和一次仓促的24秒违例,彻底葬送了追平的希望,当孙铭徽在比赛还剩12秒时两罚全中,将分差扩大到4分,胜利终于被广厦牢牢握在手中,终场哨响,青岛众将脸上写满了失落与不甘,而广厦队员则相拥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客场胜利。
孔德昕点评:浪费的手感与逃出生天的智慧
针对本场比赛,篮球评论员孔德昕在其社媒点评中道出了关键,他认为,青岛队在此役中占据了“天时”(手感爆棚),却未能把握“人和”(关键时刻的决策与执行力)。“这是一场青岛队绝对应该拿下的比赛,”孔德昕写道,“在季后赛的主场,能投出如此高效的三分表现,是上天赐予的取胜之匙,但他们过于依赖手感,当体能下降、对手防守强度提升时,进攻端缺乏有效的B计划,尤其是关键时刻的进攻选择显得简单而慌乱。”
而对于广厦,孔德昕则不吝赞美之词。“广厦这场胜利,是典型的‘逃出生天’,在对手外线火力如此凶猛的情况下,他们没有被击垮,而是依靠防守和篮板坚持到了最后,孙铭徽和胡金秋在决胜时刻的巨星表现,体现了球队的底蕴,他们赢在经验,赢在韧性,更赢在比对手更渴望胜利的那股劲头上,这场逆转,对于整个系列赛的士气提升是巨大的。”
系列赛展望:悬崖边的青岛与手握主动的广厦
带着1比2的大比分,青岛队已被逼入绝境,他们需要尽快从这场痛失好局的失利中走出来,如何在高强度防守下保持进攻的稳定性,如何在杨瀚森被重点照顾时开发出更多的进攻发起点,将是他们G4必须解决的课题。
而对于广厦而言,这场胜利无疑是一针强心剂,他们证明了即使在客场、即使对手超常发挥,他们依然有能力拿下胜利,手握赛点的他们,心理优势巨大,下一场,他们势必会乘胜追击,力争在青岛主场结束这轮系列赛。
这场充满戏剧性的对决,再次印证了CBA季后赛的残酷与魅力,手感可以赢得场面,但坚韧、经验和关键时刻的执行力,才能最终赢得胜利,青岛队为自己的年轻交了学费,而广厦队则用一场经典的逆转,向总冠军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